与道者同守庚申

洞真善救世,守夜看仙经。 俾我外持内,当兹申配庚。 斋心已恬愉,澡身自澂明。 沈沈帘帏下,霭霭灯烛清。 四支动用息,一室虚白生。 收视忘趋舍,叩齿集神灵。 伊予嗜欲寡,居常疴恙轻。 三尸既伏窜,九藏乃和平。 无令耳目胜,则使性命倾。 窅然深夜中,若与元气幷。 释宗称定慧,儒师著诚明。 派分示三教,理诣无二名。 吉祥能止止,委顺则生生。 视履苟无咎,天祐期永贞。 应物智不劳,虚中理自冥。 岂资金丹术,即此驻颓龄。

译文:

道家的真经善于拯救世人,我在守庚申之夜研读着仙经。 它让我外在坚守、内心自省,就在这申与庚相配的特殊时刻。 我斋戒清心,内心早已平静愉悦,沐浴洁身,自身变得澄澈光明。 在那厚重低垂的帘幕之下,明亮的灯烛散发着柔和的光晕。 四肢停止了活动,整间屋子都弥漫着空灵的气息。 收回目光,忘却世间的取舍得失,轻轻叩齿,仿佛能集聚神灵。 我本就欲望很少,平日里疾病也很轻微。 体内作祟的三尸虫既然已经逃窜潜伏,五脏六腑便能和谐安宁。 不要让耳目等感官的欲望太过强盛,否则会让性命受到损害。 在这深邃的深夜里,我仿佛与天地间的元气融为一体。 佛教讲究定慧双修,儒家倡导真诚光明。 虽三教流派有所不同,但道理的本质其实是一样的。 吉祥的境界能够让人停止妄念,顺应自然就能生生不息。 只要行事没有过错,上天会保佑我永远坚守正道。 应对事物时,智慧不会感到疲惫,内心虚空,道理自然就会明了。 哪里需要依靠炼丹之术呢,凭借这样的修行就能延缓衰老。
关于作者
唐代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