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二首 一

摄山标胜绝,暇日谐想瞩。 萦纡松路深,缭绕云岩曲。 重楼回树杪,古像凿山腹。 人远水木清,地深兰桂馥。 层台耸金碧,绝顶摩净绿。 下界诚可悲,南朝纷在目。 焚香入古殿,待月出深竹。 稍觉天籁清,自伤人世促。 宗雷此相遇,偃放从所欲。 清论松枝低,闲吟茗花熟。 一生如土梗,万虑相桎梏。 永愿事潜师,穷年此栖宿。

译文:

摄山景色堪称绝妙,在闲暇时日里,我终于能来此满足心中的期待与向往。 沿着蜿蜒曲折的松树小道深入山中,一路上云雾缭绕,山岩也是迂回盘旋。 重重楼阁仿佛在树梢间回绕,古老的佛像则是开凿在山腹之中。 这里人迹罕至,水木显得格外清幽,地处幽深之处,兰花和桂树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层层高台闪耀着金碧辉煌的光芒,山顶高耸入云,仿佛能触摸到那纯净的蓝天。 俯瞰山下,人间的景象实在令人感到悲哀,南朝的兴衰往事纷纷映入眼帘。 我点燃香走进古老的佛殿,等待着月亮从幽深的竹林中升起。 渐渐觉得那自然界的声响是如此的清幽,不禁为人生的短暂而伤感。 就像当年宗炳和雷次宗在这里相遇一样,我们也能在这里尽情地放松自己,随心所欲。 我们畅谈清论,连松枝都被压得低垂;悠闲地吟诗,连茶花都已经泡熟。 人的一生就像泥土塑成的偶像一样虚幻,各种忧虑就像枷锁一样束缚着自己。 我永远希望能追随隐居的高僧,在这山中终年栖息居住。
关于作者
唐代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