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诗十一首 四

秋气日恻恻,秋空日凌凌。 上无枝上蜩,下无盘中蝇。 岂不感时节,耳目去所憎。 清晓卷书坐,南山见高棱。 其下澄湫水,有蛟寒可罾。 惜哉不得往,岂谓吾无能。

译文:

秋天的气息一天比一天寒凉凄清,秋天的天空一天比一天晴朗高远。 树上再也听不到蝉儿的聒噪,盘中也看不到苍蝇乱飞。 难道我就不感慨时节的变换吗?只不过这变化让我耳朵和眼睛都远离了讨厌的东西。 清晨我卷起书本,静静地坐着,抬头便能望见南山那高峻的轮廓。 南山脚下有一潭清澈的积水,里面有蛟龙潜伏,在这寒凉的季节也可以下网捕捉。 可惜啊,我没办法前往那里,可这哪里能说是我没有能力做到呢!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