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哉董生行

淮水出桐柏,山东驰遥遥。 千里不能休,淝水出其侧。 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寿州属县有安丰。 唐贞元时县人董生召南隐居行义于其中,刺史不能荐。 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 门外惟有吏,日来徴租更索钱。 嗟哉董生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 尽日不得息,或山而樵。 或水而渔,入厨具甘旨。 上堂问起居,父母不戚戚。 妻子不咨咨,嗟哉董生孝且慈。 人不识,惟有天翁知。 生祥下瑞无时期,家有狗乳出求食。 鸡来哺其儿,啄啄庭中拾虫蚁。 哺之不食鸣声悲,徬徨踯躅久不去。 以翼来覆待狗归,嗟哉董生。 谁将与俦,时之人。 夫妻相虐,兄弟为讐。 食君之禄,而令父母愁。 亦独何心,嗟哉董生无与俦。

译文:

唉,且听我来讲讲董生的故事。 淮水发源于桐柏山,一路向山东奔腾而去,浩浩荡荡,一泻千里,仿佛不知疲倦。淝水在它旁边流出,却没能像淮水那样奔腾千里,只在百里之内就汇入了淮水。在寿州有个属县叫安丰,在唐朝贞元年间,县里有个叫董召南的人,他隐居在这片土地上,秉持道义,做着许多善事。可当地的刺史却没有举荐他,天子也根本不知道他的名声,自然也不会有官爵俸禄降临到他家。他家门外只有那些小吏,每天都来催缴租税,还要额外搜刮钱财。 唉,董生每日清晨就出门去耕种土地,夜晚归来又孜孜不倦地研读古人的书籍,一整天都不得休息。有时候他会到山里去砍柴,有时候会到水边去捕鱼,把这些收获带回家,精心做成美味的食物。他回到家,先到上房去问候父母的起居,让父母没有忧愁,让妻子也没有怨言。唉,董生真是既孝顺又慈爱啊。可这么好的人,世人却不了解他,只有老天爷知道他的贤德。 祥瑞之兆不停地降临到他家。家里的母狗生下小狗后出去找食物,母鸡竟然跑来哺育小狗。母鸡在庭院中啄啄地寻找虫蚁,喂给小狗吃,可小狗却不吃,母鸡发出悲伤的鸣叫,在那里徘徊犹豫,久久不肯离去,还用翅膀覆盖着小狗,等待母狗回来。唉,董生啊,谁能和你相提并论呢?看看现在的人啊,夫妻之间相互虐待,兄弟之间反目成仇。那些拿着朝廷俸禄的人,却让自己的父母整日忧愁。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唉,董生啊,没有人能和你相比啊。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