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花赠张十一署

江陵城西二月尾,花不见桃惟见李。 风揉雨练雪羞比,波涛翻空杳无涘。 君知此处花何似,白花倒烛天夜明。 群鸡惊鸣官吏起,金乌海底初飞来。 朱辉散射青霞开,迷魂乱眼看不得。 照耀万树繁如堆,念昔少年著游燕。 对花岂省曾辞桮,自从流落忧感集。 欲去未到先思廻,祗今四十已如此。 后日更老谁论哉,力携一尊独就醉,不忍虚掷委黄埃。

译文:

在江陵城的西边,二月快结束的时候,这里看不到桃花,只看见满树的李花。 春风轻拂,春雨滋润,那洁白的李花让雪花都自愧不如。李花盛开,像波涛翻涌在空中,一眼望不到边际。 您知道这里的花像什么吗?那白色的李花把黑夜照得如同白昼。 李花的光亮惊得群鸡鸣叫,官吏们都纷纷起床,此时太阳也刚刚从海底升起。 阳光散射开来,映开了天边的青霞,这绚烂的景象让人眼花缭乱,简直看不过来。 那光亮照耀着万棵李树,繁花堆积如山。 想起从前年少的时候,我常常外出游玩宴乐。面对鲜花,哪里会拒绝饮酒呢? 自从漂泊流落以来,忧愁和感慨不断聚集在心头。想要去赏花,还没到地方就已经想着回去了。 如今我才四十岁就已经如此了,以后年纪更大了又会怎样呢?实在不敢去想。 我还是用力拿起一壶酒,独自沉醉吧,不忍心让这美好的时光白白地消逝在黄土尘埃之中。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