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四首 二

皇天平分成四时,春气漫诞最可悲。 杂花妆林草盖地,白日坐上倾天维。 蜂喧鸟咽留不得,红萼万片从风吹。 岂如秋霜虽惨冽,摧落老物谁惜之。 为此径须沽酒饮,自外天地弃不疑。 近怜李杜无检束,烂漫长醉多文辞。 屈原离骚二十五,不肯𫗦啜糟与醨。 惜哉此子巧言语,不到圣处宁非痴。 幸逢尧舜明四目,条理品汇皆得宜。 平明出门暮归舍,酩酊马上知为谁。

译文:

大自然公平地划分出四季,可这春天的气息散漫放纵,最让人觉得哀伤。 各种各样的花朵装点着树林,绿草覆盖着大地,明亮的白昼仿佛能让天上的星辰都为之倾倒。 蜜蜂喧闹、鸟儿悲啼,春天的美好留也留不住,那千万片红色的花瓣随着风儿飘落。 这哪里比得上秋天的寒霜,虽然寒冷严酷,但它摧落的都是衰老的事物,谁又会去怜惜呢? 因此啊,我应该直接去买酒来喝,除了这喝酒之事,外界的天地都可以毫不犹豫地舍弃。 近来我欣赏李白和杜甫,他们写诗不受拘束,常常尽情畅饮、酩酊大醉,留下了许多绝妙的诗文。 屈原写下了二十五篇《离骚》,他不肯去吃那酒糟、喝那薄酒(比喻不肯同流合污)。 可惜啊,这个人才华横溢、巧于言辞,却不能达到圣人的境界,这难道不是一种痴傻吗? 幸好我们遇上了像尧舜那样圣明的君主,他们能洞察一切,世间万物都能被合理地安排。 我清晨出门,傍晚才回到家中,在马背上喝得酩酊大醉,也不知道这是为了什么。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