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

秋灰初吹季月管,日出卯南晖景短。 友生招我佛寺行,正值万株红叶满。 光华闪壁见神鬼,赫赫炎官张火伞。 然云烧树火实骈,金乌下啄赪虬卵。 魂翻眼倒忘处所,赤气冲融无间断。 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二三道士席其间,灵液屡进玻黎盌。 忽惊颜色变韶稚,却信灵僊非怪诞。 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前年岭隅乡思发,踯躅成山开不算。 去岁羇帆湘水明,霜枫千里随归伴。 猿呼鼯啸鹧鸪啼,恻耳酸肠难濯澣。 思君携手安能得,今者相从敢辞懒。 由来钝𫘤寡参寻,况是儒官饱闲散。 惟君与我同怀抱,锄去陵谷置平坦。 年少得途未要忙,时清谏疏尤宜罕。 何人有酒身无事,谁家多竹门可款。 须知节候即风寒,幸及亭午犹妍暖。 南山逼冬转清瘦,刻画圭角出崖窾。 当忧复被冰雪埋,汲汲来窥戒迟缓。

译文:

时节已到季秋,节气流转,秋风吹动着应和季月的葭灰,太阳从卯南方向升起,阳光斜照,影子变得很短。 友人邀请我到佛寺游玩,此时寺中正好万株枫树都长满了红叶。那红叶的光彩映照在墙壁上,恍惚间好似能看到神鬼的模样,就像威严的火神撑开了巨大的火伞。 那红叶似燃烧的云朵、燃烧的树木,累累果实般簇拥在一起,又如同金乌飞下啄食那红色的虬卵。我看得神魂颠倒,忘记了自己身处何方,只觉那一片赤气弥漫,连绵不断。 这景象仿佛是上古时期,九个太阳同时照耀大地,引发乾坤大旱的场景再现。 有两三位道士坐在这红叶之间,不断用玻璃碗为我们进献灵液。 突然我惊觉他们面色变得如同少年般稚嫩,这才相信世上真有神仙,并非荒诞之说。 像桃花源那样让人迷路难寻的仙境渺茫难觅,在枣树下悲歌也只是空自悲叹。 前年我在岭隅之地,思乡之情涌起,那时漫山的杜鹃花开放也难以慰藉我的愁绪。 去年我乘船漂泊在清澈的湘水上,千里霜枫伴随着我归来。一路上猿猴、鼯鼠悲号,鹧鸪啼叫,我侧耳倾听,心中酸楚,这种痛苦难以排解。 我渴望能与你携手同游,可又怎能轻易实现呢?如今能跟随你一同出游,我怎敢推辞偷懒。 向来我愚笨痴呆,很少去寻访美景,何况我身为儒官,平日里清闲自在。 只有你与我心意相通,想要铲平那高低起伏的山丘山谷,让一切变得平坦。 你年少得志,也不必太过匆忙,如今时局清平,谏言上书也应适当减少。 不知何人有美酒相伴且身无琐事,谁家有翠竹环绕可以让我们登门拜访。 要知道随着节令变化,很快就会变得寒冷,幸亏现在中午时分还温暖宜人。 南山临近冬天,越发显得清瘦,山峰的棱角就像精心刻画出来的一般。 应当担忧它不久后会被冰雪掩埋,所以我们要赶紧前来观赏,切莫迟缓。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