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崔立之评事

崔侯文章苦捷敏,高浪驾天输不尽。 曾从关外来上都,随身卷轴车连轸。 朝为百赋犹郁怒,暮作千诗转遒紧。 摇毫掷简自不供,顷刻青红浮海蜃。 才豪气猛易语言,往往蛟螭杂蝼蚓。 知音自古称难遇,世俗乍见那妨哂。 勿嫌法官未登朝,犹胜赤尉长趋尹。 时命虽乖心转壮,技能虚富家逾窘。 念昔尘埃两相逢,争名龃龉持矛楯。 子时专场夸觜距,余始张军严韅靷。 尔来但欲保封疆,莫学庞涓怯孙膑。 窜逐新归厌闻闹,齿发早衰嗟可闵。 频蒙怨句刺弃遗,岂有闲官敢推引。 深藏箧笥时一发,戢戢已多如束笋。 可怜无益费精神,有似黄金掷虚牝。 当今圣人求侍从,拔擢杞梓收楛箘。 东马严徐已奋飞,枚臯即召穷且忍。 复闻王师西讨蜀,霜风冽冽摧朝菌。 走章驰檄在得贤,燕雀纷拏要鹰隼。 窃料二途必处一,岂比恒人长蠢蠢。 劝君韬养待徴招,不用雕琢愁肝肾。 墙根菊花好沽酒,钱帛纵空衣可准。 晖晖簷日暖且鲜,摵摵井梧疎更殒。 高士例须怜曲糵,丈夫终莫生畦畛。 能来取醉任喧呼,死后贤愚俱泯泯。

译文:

崔兄你写文章极其敏捷,那才思如汹涌高浪连天,源源不断。你曾经从关外来到京城长安,随身带着的诗文卷轴装了一辆又一辆车。早上能写百篇赋文,还觉得意犹未尽、气盛难消;晚上能作千首诗,诗风更加刚劲凝练。你挥毫泼墨书写不停,瞬间就像海上的蜃景般呈现出多彩的文字华章。 你才高胆大,言语直爽,文章里往往既有蛟龙般的精彩之笔,也夹杂着蝼蚓般的平庸之处。自古以来,能遇到知音就被认为是很难的事,世俗之人乍一看到你的文章,偶尔讥笑几句又何妨呢。你别嫌弃自己这法官的职位还没入朝为高官,这也比那小小赤县县尉整天忙着趋奉长官要强啊。 虽然时运不佳,但你的心境却越发豪壮,你技艺高超却生活贫穷,家境越来越窘迫。回想起当初我们在尘世中相逢,为了争名,观点不合,互不相让,就像拿着矛和盾对峙一样。那时你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耀武扬威,我也整军备战,严阵以待。从那以后,我只想着保守自己的阵地,你可别学庞涓嫉妒孙膑啊。 我刚刚被贬回来,厌烦喧闹,年纪不大却牙齿头发都已早衰,实在令人叹息。你多次写怨愤的诗句指责我抛弃、遗忘了你,可我一个闲官哪有能力举荐你呢。你把文章深藏在箱子里,时不时拿出来看看,文章积累得已经像捆起来的竹笋一样多了。可惜这些文章耗费了你的精神却没什么实际益处,就好像把黄金扔进了虚空的山谷。 当今圣明的君主在寻求侍从之臣,提拔优秀的人才,就像挑选杞梓、楛箘这些良木一样。像东方朔、司马相如、严助、徐乐这些贤才都已经得到任用,像枚臯这样的才子也会很快被召见,你暂且忍受一下穷困吧。 又听说朝廷的军队向西讨伐蜀地,那凛冽的霜风就像能摧毁脆弱的朝菌一样,势不可挡。撰写文书、发布檄文正需要贤才,就像对付纷纷扰扰的燕雀需要勇猛的鹰隼一样。我猜想你在这两条途径中必定能占其一,哪能像普通人那样一辈子愚昧无知呢。 我劝你先韬光养晦,等待朝廷的征召,不用再费神雕琢文章,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墙根下的菊花盛开,可以摘来沽酒,就算钱花光了,衣服也可以拿去典当。屋檐下的阳光温暖而明亮,井边的梧桐叶稀疏地飘落。 高尚的人大多喜欢美酒,大丈夫终究不要给自己设下太多界限。你要是能来一起饮酒作乐,任情喧闹,死后贤愚都一样会被人遗忘。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