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春五首 二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廻。 宫门一锁不复启,虽有九陌无尘埃。 策马上桥朝日出,楼阙赤白正崔嵬。 孤吟屡阕莫与和,寸恨至短谁能裁。

译文:

洛阳的东风啊,究竟什么时候才来呢?如今河中的波浪涌动,岸边的柳树抽芽,春天已然完全回来了。 皇宫的大门一旦锁上就不再开启,尽管京城的条条大路都洁净得没有一丝尘埃。 我骑着马走上桥头,此时朝阳正缓缓升起,楼阁宫殿在阳光映照下红的红、白的白,显得高大雄伟。 我独自吟诗,反复吟诵了好几遍,却没有人能应和我;心中那一点点的遗憾,如此细微,又有谁能够去衡量呢。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