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韩愈 河南令舍池台 河南令舍池台 6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韩愈 灌池才盈五六丈,筑台不过七八尺。 欲将层级压篱落,未许波澜量斗石。 规摹虽巧何足夸,景趣不远真可惜。 长令人吏远趋走,已有蛙黾助狼籍。 译文: 这个县令所灌的池子,也就长宽五六丈大小;所修筑的台子,也不过七八尺高。 这池子想要用层层叠叠的样子高过篱笆,可那点水根本没法用量器去衡量它的多少。 这池台的设计规划虽然精巧,但又有什么值得夸赞的呢?它的景致趣味不深远,实在是可惜啊。 这池台建成后,还常常让手下的官吏们来回奔波伺候,而且池子里已经有青蛙等动物把这里弄得杂乱不堪了。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