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城南登高

初正候才兆,涉七气已弄。 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圣朝身不废,佳节古所用。 亲交既许来,子妷亦可从。 盘蔬冬春杂,尊酒清浊共。 令征前事为,觞咏新诗送。 扶杖凌圮阯,刺船犯枯葑。 恋池群鸭回,释峤孤云纵。 人生本坦荡,谁使妄倥偬。 直指桃李阑,幽寻宁止重。

译文:

新年刚开始,气候的迹象才刚刚显现,到了正月初七,节气的变化已在悄然发生。 田野上弥漫着霭霭雾气,那柔和的阳光缓缓浮动;河面上的冰层渐渐融化,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 如今身处圣明的朝代,自己也没被弃置不用,正月初七人日登高的佳节,本就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习俗。 亲朋好友既然已经答应前来相聚,孩子们也可以一同跟随。 盘中的蔬菜既有冬天留存的,也有春天刚长出的,相互掺杂;桌上的酒,清酒浊酒都摆在那里,任人饮用。 大家商定以从前的典故作为诗题,一边饮酒一边吟诗,用新创作的诗篇来助兴。 我拄着拐杖登上那坍塌的堤岸,撑着小船穿过干枯的茭白。 眷恋着池塘的群鸭纷纷游回,从山巅飘出的孤云自由自在地飘荡。 人生原本就应该坦坦荡荡,是谁让我们平白无故地忙碌、局促不安呢? 我们一直游玩,直到桃李花快要凋零,这探寻幽境的兴致哪里会因为次数多而消减啊。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