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屠西来何施为,扰扰四海争奔驰。 构楼架阁切星汉,夸雄鬬丽止者谁。 僧伽后出淮泗上,势到众佛尤恢奇。 越商胡贾脱身罪,珪璧满船宁计资。 清淮无波平如席,栏柱倾扶半天赤。 火烧水转扫地空,突兀便高三百尺。 影沈潭底龙惊遁,当昼无云跨虚碧。 借问经营本何人,道人澄观名籍籍。 愈昔从军大梁下,往来满屋贤豪者。 皆言澄观虽僧徒,公才吏用当今无。 后从徐州辟书至,纷纷过客何由记。 人言澄观乃诗人,一座竞吟诗句新。 向风长叹不可见,我欲收歛加冠巾。 洛阳穷秋厌穷独,丁丁啄门疑啄木。 有僧来访呼使前,伏犀插脑高颊权。 惜哉已老无所及,坐睨神骨空潸然。 临淮太守初到郡,远遣州民送音问。 好奇赏俊直难逢,去去为致思从容。
送僧澄观
译文:
佛教从西方传来究竟是为了什么呢,搅得天下人纷纷扰扰地四处奔走。
他们构建起高楼阁宇,高耸得仿佛要触及星辰银河,相互夸耀雄壮、比拼华丽,可谁能让这种风气停止呢?
僧伽大师后来在淮水和泗水一带出现,他所造成的声势比众多佛事活动更为恢宏奇特。
南方的商人和胡地的商贾为了摆脱罪孽,满船装载着珪璧等珍宝,哪里还会去计较钱财。
清澈的淮水没有波浪,平静得像席子一样,寺庙的栏杆倾斜,扶栏映得半天一片通红。
大火烧过、水流冲过之后,原来的一切都被扫得干干净净,而新建的佛塔却突兀地高达三百尺。
塔影倒映在潭底,吓得蛟龙惊惶逃走,大白天没有云彩的时候,佛塔仿佛横跨在虚空的碧霄之上。
请问这佛塔是由谁主持修建的呢?是那声名远扬的僧人澄观。
我从前在大梁从军的时候,来来往往家中都是贤能豪杰之士。
他们都说澄观虽然是个僧人,但他具有公卿的才能、官吏的本事,当今世上无人能及。
后来我收到徐州的征召文书,来来往往的过客太多,我哪能都记住呢。
人们说澄观还是个诗人,他一开口吟诗,满座的人都竞相吟诵他新颖的诗句。
我对着风长叹,可惜一直没能见到他,我甚至想把他收归门下,让他摆脱僧衣换上儒服。
洛阳的深秋,我厌倦了这孤独的生活,突然听到丁丁的敲门声,我还以为是啄木鸟在啄门。
原来是有僧人来访,我叫他到跟前,只见他额头隆起如伏犀,脸颊骨高高突起。
可惜啊,他已经年老,我无法与他有更多的作为,我只能坐着凝视他超凡的神骨,徒然地潸然泪下。
临淮太守刚到任,就远远地派州民给我送来问候。
太守这人好奇爱才,实在是难以遇到的伯乐,你就到他那里去吧,好好地从容思考自己的前程。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