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韩愈 杂诗四首 三 杂诗四首 三 6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韩愈 截橑为欂栌,斵楹以为椽。 束蒿以代之,小大不相权。 虽无风雨灾,得不覆且颠。 解辔弃骐麟,蹇驴鞭使前。 昆仑高万里,岁尽道苦邅。 停车卧轮下,绝意于神僊。 译文: 把长木截断做成短木,把粗大的柱子砍削成细小的椽子。用捆扎起来的蒿草来代替它们,这大材小用、以次充好,完全没有衡量好其中的差别。 虽然暂时没有遭遇风雨的灾害,但这样的建筑难道不会倾覆倒塌吗? 解开缰绳抛弃骏马,却挥动鞭子驱使瘸腿的驴子往前赶路。昆仑山高耸有万里之遥,一年将尽可路途却艰难险阻。 最终停下车子,卧倒在车轮之下,彻底断绝了想要到达仙境的念头。 这首诗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对用人不当、贤愚不分现象的批判,暗示贤才被弃用而庸才当道会导致事业的失败。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