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惠康公主挽歌二首 二

秦地吹箫女,湘波鼓瑟妃。 佩兰初应梦,奔月竟沦辉。 夫族迎魂去,宫官会葬归。 从今沁园草,无复更芳菲。

译文:

这位公主啊,就如同那秦地善于吹箫的弄玉,又好似在湘波畔鼓瑟的湘妃一般美好。她佩戴着香草,最初仿佛应了那美好的梦境,生活充满着希望与幸福。可没想到,她却像奔向月宫的嫦娥一样,最终失去了光彩,早早离世。 公主的夫家前来迎取她的魂魄,宫廷里的官员们在参加完葬礼后也纷纷回去了。从此以后啊,公主曾经居住的沁园里的草,再也不会有往日那般的芬芳了。这里象征着公主离去后,那片地方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美好。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