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

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 翻翻走驿马,春尽是归期。 地失嘉禾处,风存蟋蟀辞。 暮齿良多感,无事涕垂颐。

译文:

清晨时分,那响亮的街鼓声声传入耳中,我早早起身,恍惚间仿佛又到了在朝廷上早朝的时候。 驿道上,一匹匹驿马快速地奔跑着,如今春天即将过去,也到了我们该返回的日子。 这里已经不再是当年盛产嘉禾的地方了,可那带着古老韵味的《蟋蟀》歌谣所代表的遗风却依然留存。 我如今已到暮年,心中感慨万千,哪怕没什么特别的事情,泪水也常常不由自主地流到下巴上。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