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杜相公太清宫纪事陈诚上李相公十六韵

耒耜兴姬国,輴欙建夏家。 在功诚可尚,于道讵为华。 象帝威容大,僊宗宝历赊。 卫门罗戟槊,图壁杂龙蛇。 礼乐追尊盛,乾坤降福遐。 四真皆齿列,二圣亦肩差。 阳月时之首,阴泉气未牙。 殿阶铺水碧,庭炬坼金葩。 紫极观忘倦,青词奏不哗。 噌吰宫夜辟,嘈囐鼓晨挝。 亵味陈奚取,名香荐孔嘉。 垂祥纷可录,俾寿浩无涯。 贵相山瞻峻,清文玉绝瑕。 代工声问远,摄事敬恭加。 皎洁当天月,葳蕤捧日霞。 唱妍酬亦丽,俛仰但称嗟。

译文:

这是一首奉和诗,诗歌围绕太清宫纪事展开,展现了太清宫的神圣庄严以及相关祭祀活动的隆重,同时对李相公进行了赞美。以下是它的现代汉语翻译: 耒耜的使用让姬氏的周国兴盛,輴欙(运载棺木的器具)用于夏朝的建立。 他们的功绩诚然值得崇尚,从道义上来说并非只是表面的浮华。 天帝的威严形象无比宏大,道教宗祖的福运绵长。 太清宫的卫门排列着戟槊等兵器,墙壁上的图案绘着龙蛇等神异之物。 遵循礼乐制度来追尊先圣,其仪式盛大,天地也会降下长远的福泽。 四位真人依次排列,两位圣人并肩而立。 十月是一年时节之首,地下的泉水还未萌动生气。 宫殿的台阶铺着碧绿的石头,庭院的火炬绽开如金色的花朵。 在紫极宫中观赏,让人忘记疲倦;上奏青词时,周围安静不喧闹。 夜晚宫殿大门开启,发出噌吰的声响;清晨鼓声嘈杂地敲响。 那些平常的食物摆上祭祀的供桌有何用呢,名贵的香料用来祭祀才十分美好。 降下的祥瑞之兆纷纷可记录,能使人长寿无边无际。 尊贵的李相公如山般让人瞻仰,他的文章清新华美,毫无瑕疵。 他代行政务的名声远扬,处理事务时更加恭敬。 他如当天皎洁的明月,又似捧日的繁盛云霞。 杜相公唱和的诗美妙,李相公酬答的诗也很华丽,我只能俯仰感叹称赞。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