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崔立之

昔年十日雨,子桑苦寒饥。 哀歌坐空室,不怨但自悲。 其友名子舆,忽然忧且思。 搴裳触泥水,裹饭往食之。 入门相对语,天命良不疑。 好事漆园吏,书之存雄词。 千年事已远,二子情可推。 我读此篇日,正当寒雪时。 吾身固已困,吾友复何为。 薄粥不足裹,深泥谅难驰。 曾无子舆事,空赋子桑诗。

译文:

当年接连下了十天雨,子桑又冷又饿苦不堪言。 他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哀伤地唱歌,并不埋怨命运,只是暗自悲叹。 他有个朋友名叫子舆,忽然间为他担忧起来。 子舆提起衣裳踩过泥水,包着饭去给子桑吃。 走进门两人相对交谈,都深信这是上天的安排。 爱写奇事的漆园吏庄子,把这件事写了下来,留下了豪迈的文字。 千年的时光已经过去,子桑和子舆二人的情谊仍能让人想象。 我读这篇故事的时候,正赶上寒冷下雪的日子。 我自己本就处境艰难,我的朋友又在做什么呢? 稀粥都难以饱腹,深陷在泥泞中想必也难以赶路。 没有子舆那样雪中送炭的事发生,只能徒然吟诵着有关子桑的诗篇。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