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

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 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 海水饶大波,邓林多惊风。 岂无鱼与鸟,巨细各不同。 海有吞舟鲸,邓有垂天鹏。 苟非鳞羽大,荡薄不可能。 我鳞不盈寸,我羽不盈尺。 一木有余阴,一泉有余泽。 我将辞海水,濯鳞清冷池。 我将辞邓林,刷羽蒙笼枝。 海水非爱广,邓林非爱枝。 风波亦常事,鳞鱼自不宜。 我鳞日已大,我羽日已修。 风波无所苦,还作鲸鹏游。

译文:

大海里的水并非不够宽广,传说中的邓林也并非没有树枝。可一旦风波涌起,鱼儿和鸟儿就没了可以依靠的地方。 大海里常常涌起巨大的波浪,邓林之中也时常狂风呼啸。并非这里没有鱼和鸟,只是它们大小各不相同。大海里有能吞下船只的鲸鱼,邓林里有翅膀能垂到天边的大鹏。如果不是鳞片和羽毛够大、体型够庞大,是没办法在这样的风浪中生存的。 我的鳞片还不足一寸长,我的羽毛也不过一尺来长。一根树木也能有足够的阴凉,一眼泉水也能有足够的润泽。我打算离开这茫茫大海,到那清澈凉爽的水池中清洗我的鳞片。我打算告别这邓林,到那枝叶繁茂的树枝上梳理我的羽毛。 大海并非是偏爱广阔的水面,邓林也并非是偏爱众多的树枝。风浪本就是常有的事,只是我的身躯太小,不适合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 如今我的鳞片一天天长大,我的羽毛一天天变长。风浪对我来说不再是痛苦的事,我要回去像鲸鱼和大鹏那样在大海和邓林里遨游。
关于作者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