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田歌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儜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 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 自言上计吏,年幼离帝乡。 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 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 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 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 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译文:

山冈上头花草整齐繁茂,燕子忽东忽西自在飞翔。 田埂在远处望去如同细线,映着天光的水色波光参差不齐。 农妇穿着白色苎麻做成的裙子,农夫披着绿色的蓑衣。 他们齐声唱着郢中民歌,那声音婉转如同竹枝词一般。 只听见歌声中带着哀怨的音调,却听不明白其中的方言歌词。 时不时传来一阵大笑,这一定是在互相打趣嘲笑。 水面平静,禾苗在水中显得广漠一片,村落中升起袅袅炊烟。 黄狗在村子里来回跑动,红鸡一边啼叫一边啄食。 路旁站着的是哪家的小伙子呀,头戴乌帽,衫袖长长的。 他自称是进京上报地方户口、钱粮等事务的小吏,年纪轻轻就离开了京城。 种田的老汉对这位计吏说:“你家的情况我一定熟悉。 自从你一到长安去,眼界就高了,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啦。” 计吏笑着回答说:“长安可真是个大大的去处。 尚书省的大门高大巍峨,我进去过无数次。 前些日子我被补充为宫廷卫士,只花了筒竹布这么点代价。 您就瞧着吧,过个两三年,我就能当上大官啦。”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