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行

悠悠飞走情,同乐在阳和。 岁中三百日,常恐风雨多。 天人信遐远,时节易蹉跎。 洞房有明烛,无乃酣且歌。

译文:

天上飞的鸟儿、地上跑的走兽,它们悠悠然的都怀着同样的情感,最喜欢那温暖和畅的阳春时节。 一年三百多天里,它们常常害怕风雨太多。 天和人之间的距离实在太遥远了,季节的更迭很容易就虚度过去。 在那深邃的内室里点着明亮的蜡烛,为何不趁着这时光尽情地畅饮欢歌呢。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