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曲三首 三

绿水风初暖,青林露早晞。 麦陇雉朝雊,桑野人暮归。 百舌悲花尽,平芜来去飞。

译文:

初夏时节,绿水在微风的吹拂下,开始有了温暖的感觉。翠绿的树林里,清晨的露水早早地就被晒干了。 麦田的田埂上,野鸡在清晨欢快地鸣叫着,仿佛在迎接新一天的到来。而到了傍晚,在桑林间劳作的人们也结束了一天的忙碌,纷纷踏上回家的路。 那能发出百种声音的百舌鸟,似乎在为百花的凋零而悲叹。广阔平坦的草地之上,它不停地飞来飞去。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