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衣曲

爽砧应秋律,繁杵含凄风。 一一远相续,家家音不同。 户庭凝露清,伴侣明月中。 长裾委襞积,轻佩垂𤧚珑。 汗余衫更馥,钿移麝半空。 报寒惊边鴈,促思闻候虫。 天狼正芒角,虎落定相攻。 盈箧寄何处,征人如转蓬。

译文:

秋意渐浓,那光洁的捣衣石应和着秋的韵律,捣衣的木杵密集地起落,带着阵阵凄清的秋风。一下又一下,那捣衣声从远处连绵不断地传来,每一户人家捣出的声音都各有不同。 庭院里凝结着清冷的露珠,女伴们在明月下一同捣衣。她们长长的衣襟堆叠出一道道褶痕,轻轻的玉佩垂挂着,发出清脆的声响。捣衣出了汗,衣衫上的香气愈发馥郁,头上的钿饰移动,麝香的香气飘散在半空中。 捣衣声传递着寒意,惊起了天边的大雁;这急切的声音,和着秋虫的鸣叫,更勾起了人们的情思。此时天狼星正闪耀着光芒,象征着边疆战事又起,虎落之地一定正在发生激烈的攻伐。 装满衣物的箱子要寄到哪里去呢?远方的征人就像那随风飘转的蓬草,居无定所啊。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