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瑟词

调瑟在张弦,弦平音自足。 朱弦二十五,缺一不成曲。 美人爱高张,瑶轸再三促。 上弦虽独响,下应不相属。 日暮声未和,寂寥一枯木。 却顾膝上弦,流泪难相续。

译文:

调试瑟的关键在于调整弦的状态,弦调得均匀平稳,那声音自然就美妙和谐。瑟上有二十五根红色的弦,哪怕缺了一根,也无法演奏出完整的曲子。 有位美人喜欢把弦绷得紧紧的,多次去转动琴身头部系弦的玉制旋钮。最上面的那根弦虽然独自发出声响,但下面的弦却无法与之相应和。 一直到傍晚,瑟音还是不和谐,这瑟就像一根毫无生气的枯木。美人回头看着膝上的瑟弦,伤心地流下眼泪,却难再让瑟音连贯美妙。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