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司马错古城

将军将秦师,西南奠遐服。 故垒清江上,苍烟晦乔木。 登临直萧辰,周览壮前躅。 堑平陈叶满,墉高秋蔓绿。 废井抽寒菜,毁台生鲁谷。 耕人得古器,宿雨多遗镞。 楚塞郁重叠,蛮溪纷诘曲。 留此数仞基,几人伤远目。

译文:

当年司马错将军率领着秦国的军队,在西南地区奠定了远方的臣服。那古老的营垒坐落在清澈的江边,苍茫的烟雾让高大的树木都显得晦暗不明。 我在萧瑟的时节登上这古城,四处观望,不禁为前人的足迹感到震撼。城壕已经被填平,上面堆满了陈旧的树叶;城墙高大,秋蔓在上面爬满,一片翠绿。 废弃的水井边长着寒菜,毁坏的高台处长出了谷物。耕种的人还能在这里挖到古代的器具,昨夜的雨过后,地上能见到许多遗留的箭头。 楚地的关塞山峦重叠,郁郁葱葱;蛮族居住地方的溪流曲折蜿蜒。只留下这几丈高的古城墙基,又有多少人会在这里极目远眺,黯然神伤呢。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