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十咏 吏隐亭

结构得奇势,朱门交碧浔。 外来始一望,写尽平生心。 日轩漾波影,月砌镂松阴。 几度欲归去,回眸情更深。

译文:

这座吏隐亭的建筑构造独具奇妙的气势,朱红色的亭门与碧绿的水滨相互映衬。 我初来乍到,远远一望这亭的景象,仿佛将我平生的心事都尽情抒发出来了。 白天,阳光洒在轩窗上,波光的影子在其中荡漾;夜晚,月光照在台阶上,仿佛在地面镂刻出了松树的阴影。 有好几次我都想要离开这里了,可每次回头再看这美景,心中的留恋之情就愈发深厚。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