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十咏 切云亭

逈破林烟出,俯窥石潭空。 波摇杏梁日,松韵碧窻风。 隔水生别岛,带桥如断虹。 九疑南面事,尽入寸眸中。

译文:

切云亭高高地冲破了林间的烟雾矗立而出,站在亭上俯身往下看,石潭清澈见底,一览无余。 潭水波光荡漾,好像在摇晃着映照着华丽屋梁的日光;窗外松涛阵阵,那松枝摇曳的韵律伴随着清风吹入亭子。 隔着水面,远处生出一座别样的小岛;横跨水面的桥,在波光与雾气的映衬下,就像一道被截断的彩虹。 那南方九疑山的诸多胜景,此刻全都尽收在这小小的眼眸之中。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