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十咏 玄览亭

潇洒青林际,夤缘碧潭隈。 淙流冒石下,轻波触砌回。 香风逼人度,幽花覆水开。 故令无四壁,晴夜月光来。

译文:

这玄览亭坐落在那清幽潇洒的青林边缘,沿着碧绿的深潭弯处顺势而建。 那山间的溪水潺潺流动,从石头上冒涌着倾泻而下,轻柔的水波撞到亭台的台阶又回旋流淌。 带着阵阵香气的微风,仿佛是在催促着人前行,清幽的花朵在水面上方肆意地绽放。 也正因这亭子没有四面的墙壁,在晴朗的夜晚,那皎洁的月光才能毫无阻碍地洒进亭中。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