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寺路宴

青林虎丘寺,林际翠微路。 立见山僧来,遥从鸟飞处。 兹峰沦宝玉,千载惟丘墓。 埋劒人空传,凿山龙已去。 扪萝披翳荟,路转夕阴遽。 虎啸崖谷寒,猿鸣松杉暮。 徘徊北楼上,海江穷一顾。 日映千里帆,鸦归万家树。 暂因惬所适,果得捐外虑。 庭暗栖还云,簷香滴甘露。 久迷空寂理,多为声华故。 永欲投此山,余生岂能悮。

译文:

在那片郁郁葱葱的树林里,坐落着虎丘寺,林边有一条通往青山深处的翠色小路。 我站在那里,马上就看到有山僧走来,远远望去,他是从鸟儿飞翔的方向过来的。 这座山峰曾经好像被埋没的宝玉,千百年来这里只剩下些丘墓。 埋藏宝剑的传说不过是空口相传,当年凿山的神奇之事也早已消逝。 我手抓着藤萝,拨开茂密的草木前行,道路一转,傍晚的阴影突然笼罩过来。 老虎的呼啸让崖谷都透着寒意,猿猴的鸣叫在松杉林中回荡,天色已暮。 我在北楼上徘徊,极目远眺,大海和江水尽收眼底。 阳光映照下,千里江面上满是帆船;归巢的乌鸦飞进了千家万户的树林。 暂时因为这里的一切让我感到惬意满足,果然能够抛开外界的种种忧虑。 庭院昏暗,云朵慢慢栖息下来,屋檐下仿佛有带着香气的甘露滴落。 我长久地迷失在空寂的哲理之外,大多是因为被世俗的声名浮华所牵绊。 我永远想要投身这座山,余生可不能再虚度了。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