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萤引

汉陵秦苑遥苍苍,陈根腐叶秋萤光。 夜空寥寂金气净,千门九陌飞悠扬。 纷纶晖映互明灭,金炉星喷镫花发。 露华洗濯清风吹,低昂不定招摇垂。 高丽罘罳照蛛网,斜历璇题舞罗幌。 曝衣楼上拂香帬,承露台前转仙掌。 槐市诸生夜读书,北窗分明辨鲁鱼。 行子东山起征思,中郎骑省悲秋气。 铜雀人归自入帘,长门帐开来照泪。 谁言向晦常自明,儿童走步娇女争。 天生有光非自衒,远近低昂暗中见。 撮蚊妖鸟亦夜起,翅如车轮而已矣。

译文:

汉朝的陵墓和秦朝的宫苑,远远望去一片苍茫之色。那里的老根腐朽,秋草枯黄,只有点点秋萤闪烁着微光。 夜晚的天空寂寥空旷,秋天的气息清新纯净。秋萤在千万门户、众多街道上自由自在地飞舞飘荡。 它们纷纷扬扬,光影相互辉映,时明时灭,就像金炉中迸射出的火星,又似灯花绽放。 秋露清洗着它们的身子,清风吹拂着它们前行,它们忽高忽低,摇曳不定,仿佛在轻轻招摇下垂。 它们的光芒映照在华丽的屏风上,照见了蛛网上的细丝,又斜斜地掠过华美的屋檐,在罗帐间舞动。 在曝衣楼上,它们拂过散发着香气的衣裙;在承露台前,它们绕着仙人的手掌盘旋。 太学里的学子们在夜晚勤奋读书,秋萤的光从北窗透进来,让他们能够清晰地分辨书中的文字。 远行的游子在东山涌起了思乡之情,中郎和骑省这样的官员也因秋气而心生悲愁。 铜雀台中的美人归来,秋萤飞进了她的帘幕;长门宫里的怨妇帐幕拉开,秋萤照着她的泪水。 谁说秋萤到了夜晚常常自亮自明呢?孩子们蹦蹦跳跳,娇俏的少女也争着去捕捉它们。 秋萤天生就有光亮,并非是自我炫耀,无论远近高低,在黑暗中都能被人看见。 那些能捕捉蚊虫的妖鸟也在夜晚出动,它们的翅膀大如车轮,可也不过如此罢了。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