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秦姝行

长安二月花满城,插花女儿弹银筝。 南宫仙郎下朝晚,曲头驻马闻新声。 马蹄逶迟心荡漾,高楼已远犹频望。 此时意重千金轻,鸟传消息绀轮迎。 芳筵银烛一相见,浅笑低鬟初目成。 蜀弦铮𪭢指如玉,皇帝弟子韦家曲。 青牛文梓赤金簧,玫瑰宝柱秋鴈行。 歛蛾收袂凝清光,抽弦缓调怨且长。 八鸾锵锵渡银汉,九雏威凤鸣朝阳。 曲终韵尽意不足,余思悄绝愁空堂。 从郎镇南别城阙,楼船理曲潇湘月。 冯夷蹁跹舞渌波,鲛人出听停绡梭。 北池含烟瑶草短,万松亭下清风满。 秦声一曲此时闻,岭泉呜咽南云断。 来自长陵小市东,蕣华零落瘴江风。 侍儿掩泣收银甲,鹦鹉不言愁玉笼。 博山炉中香自灭,镜奁尘暗同心结。 从此东山非昔游,长嗟人与弦俱绝。

译文:

在长安二月里,繁花似锦,将整座城市装点得五彩斑斓。那些插着鲜花的妙龄女子,坐在那里悠然弹奏着银筝。 南宫里的仙郎(指朝廷官员)下朝时天色已晚,路过乐曲声起之处便停下马,聆听这新奇美妙的声音。他骑着马缓缓前行,心却早已被这乐声撩拨得动荡不已,即便高楼已在身后渐渐远去,他还是频频回头张望。此刻,在他心中,这情意比千金还要贵重,他连忙派鸟儿般的信使传递消息,用华丽的绀轮车去迎接弹筝的女子。 在芬芳的筵席上,银烛高照,两人初次相见。女子浅笑盈盈,低低地垂着发髻,四目相对,情意暗生。她用如玉般的手指弹奏蜀地的琴弦,发出铮𪭢的声响,弹奏的是皇帝弟子韦家所传的曲子。那古筝是用青牛般纹理的梓木制成,配有赤金的簧片,玫瑰装饰的琴柱如同秋雁排列成行。 她微微皱起蛾眉,收敛衣袖,凝聚着清美的光彩,缓缓地抽弦调音,那曲调哀怨而悠长。乐声仿佛是八匹鸾鸟拉着车,锵锵作响地渡过银河;又好似九只雏凤在朝阳中威严鸣叫。 一曲终了,音韵消散,但意犹未尽,余音悄然断绝,只留下空荡荡的厅堂里满是愁绪。 后来,仙郎前往镇南任职,告别了城阙。在楼船上,趁着潇湘的月色再次弹奏乐曲。那乐声美妙得让河神冯夷也在绿波中翩翩起舞,连鲛人都停下手中的梭子,浮出水面聆听。 北池烟雾缭绕,瑶草显得格外短小,万松亭下清风拂面。此时再次听到秦地风格的曲子,仿佛山岭间的泉水也在呜咽,南方的云朵也为之断绝。 这弹筝的女子来自长陵小市的东边,可惜她的青春如朝开暮落的蕣华,在瘴气弥漫的江风中凋零。侍女掩面哭泣,收起她弹奏用的银甲,鹦鹉也沉默不语,在玉笼中满是哀愁。 博山炉中的香已经自行熄灭,镜匣落满灰尘,那象征同心的结也失去了光彩。从此之后,如同昔日在东山的游乐一去不复返,只能长久地叹息,人与那美妙的弦音都已消逝。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