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绶鸟词

越山有鸟翔寥廓,嗉中天绶光若若。 越人偶见而奇之,因名吐绶江南知。 四明天姥神仙地,朱鸟星精钟异气。 赤玉雕成彪炳毛,红绡翦出玲珑翅。 湖烟始开山日高,迎风吐绶盘花绦。 临波似染瑯琊草,映叶疑开阿母桃。 花红草绿人间事,未若灵禽自然贵。 鹤吐明珠暂报恩,鹊衔金印空为瑞。 春和秋霁野花开,玩景寻芳处处来。 翠幕雕笼非所慕,珠丸柘弹莫相猜。 栖月啼烟凌缥缈,高林先见金霞晓。 三山仙路寄遥情,刷羽扬翘欲上征。 不学碧鸡依井络,愿随青鸟向层城。 太液池中有黄鹄,怜君长向高枝宿。 如何一借羊角风,来听箫韶九成曲。

译文:

在那越地的山峦之上,有一只鸟儿在广阔的天空中翱翔。它的嗉囊里仿佛藏着一条金色的绶带,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越地有人偶然间看到了这只鸟,觉得它十分奇特,于是给它取名叫吐绶鸟,从此这鸟在江南一带出了名。 四明山、天姥山那可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是朱雀星的精华汇聚了这里的奇异之气才孕育出了这只神鸟。它的羽毛如同用赤色的美玉雕琢而成,光彩夺目;它的翅膀就像是用红色的丝绸裁剪出来的,精致又灵动。 当湖面上的雾气刚刚散去,山间的太阳渐渐升高,这只鸟迎着风吐出那如同绶带般的东西,仿佛是在盘绕着美丽的花绦。它靠近水波时,身上的颜色好似被瑯琊草染上了色彩;它映衬着树叶,又让人怀疑是西王母的仙桃开了花。 人间那些花红草绿的景象,都比不上这只神奇的鸟儿来得高贵。仙鹤吐出明珠不过是暂时报恩,喜鹊衔着金印也只是徒有祥瑞之名。 在春日和暖、秋高气爽的时候,野花盛开,人们四处游玩欣赏美景。可这吐绶鸟并不羡慕那翠绿的帷幕和精美的鸟笼,也请别用珠丸和柘木做的弹弓来猜忌它。 它在月色中栖息,在烟雾里啼叫,身姿凌于缥缈的云雾之间。它在高高的树林里,最先迎来金色霞光的破晓。 它对那传说中的三山仙路寄托着遥远的情思,梳理着羽毛、扬起尾羽,想要向着远方飞去。它不像碧鸡那样依恋着井络之地,而是希望能跟随青鸟一起飞向那高耸的仙城。 皇宫太液池中有黄鹄,虽然羡慕你能长久地栖息在高高的树枝上。但怎么才能借助一阵羊角旋风,飞到那宫廷中,聆听那美妙的箫韶之乐呢?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