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司东都蒙襄阳李司徒相公书问因以奉寄

早忝金马客,晚为商洛翁。 知名四海内,多病一生中。 举世往还尽,何人心事同。 几时登岘首,恃旧揖三公。

译文:

我早年有幸成为朝廷的官员,像在金马门任职的贤才一样为朝廷效力。可到了晚年,却成了在商山、洛水一带赋闲的老翁。 我的名声在四海之内也算有了些传播,然而这一生却被疾病所困扰。 世上和我有来往的人大多都已疏远或离世,又有谁能和我心意相通、理解我内心的想法呢? 真希望有那么一天能够登上岘首山,凭借着我们往日的情谊,去拜见您这位位极三公的李司徒相公啊。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