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经故元九相公宅池上作

故池春又至,一到一伤情。 雁鹜群犹下,蛙螟衣已生。 竹丛身后长,台势雨来倾。 六尺孤安在,人间未有名。

译文:

曾经的池塘又迎来了春天,我每来一次就增添一份伤感之情。 大雁和野鸭依旧成群地飞落池中,青蛙和螟虫活动的痕迹在池边的草丛中已经随处可见。 竹子在主人故去之后不断地生长,那旧时的亭台在风雨的侵蚀下已然倾斜。 可那位如同六尺孤松般高洁的人如今在哪里呢?在这世间却没有留下显赫的声名。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