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苏州后登武丘寺望海楼

独宿望海楼,夜深珍木冷。 僧房已闭户,山月方出岭。 碧池涵劒彩,宝刹摇星影。 却忆郡斋中,虚眠此时景。

译文:

我独自住在望海楼上,夜深了,楼周围珍贵的树木透着阵阵寒意。 僧人们都已经回房紧闭门户休息,山间的月亮刚刚从岭头缓缓升起。 碧绿的水池仿佛蕴含着宝剑的光彩,庄严的寺庙在夜空中,其影子似乎随着星星的闪烁而微微摇晃。 这时候,我反而回想起在郡衙斋房里的时光,那时白白地错过了像此刻这般美好的景致。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