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送处州奚使君

吴越古今路,沧波朝夕流。 从来别离地,能使管弦愁。 江草带烟暮,海云含雨秋。 知君五陵客,不乐石门游。

译文:

在松江畔送别前往处州赴任的奚使君。 吴越之地的这条道路从古至今都在那里,那江上的碧波整日整夜地流淌着。 这里向来就是离别的地方,就连那管弦乐声似乎都带上了离别的哀愁。 傍晚时分,江边的野草笼罩在烟雾之中,秋季里,海上的云朵饱含着雨水。 我知道您本是长安五陵那样繁华之地的人,如今要去处州石门那样的地方,心里怕是不会乐意的。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