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郡姑苏北归渡杨子津 一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 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 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译文:

多年来我一直在南方这片土地上,心中满是悲愁,而今天我终于要启程北归了。 我归乡的心意十分急切,渡江的时候充满勇气。入秋之后,我的身体状况也似乎好了许多,不再像之前那么沉重虚弱。 放眼望去,大海辽阔无边,与之相比,石门显得格外渺小。不远处的城市城墙高耸,城墙上白色的女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曾经我游览过金山上的寺庙,如今船即将驶过江岸,还能隐隐约约听到从那寺庙传来的悠扬钟声。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