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秀才赠端州紫石砚以诗答之

端州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 阙里庙堂空旧物,开方灶下岂天然。 玉蜍吐水霞光静,彩翰摇风绛锦鲜。 此日佣工记名姓,因君数到墨池前。

译文:

端州出产的石砚,向来为世人所看重。你把它赠予我,我便知道你明白我正专注于著书立说之事。 就像孔子故乡阙里的庙堂中那些陈旧的器物,虽有其名却已难显往日光辉;而那些炼丹开方炉灶下的石头,又哪有端砚这般自然天成的品质呢。 端砚上雕刻的玉蟾蜍仿佛在吐出清水,在它的润泽下,砚台散发着静谧的霞光。我拿着彩笔在纸上挥洒,笔锋摇动,写出的文字就像鲜艳的绛锦一般夺目。 从今天起,这砚台的研磨佣工恐怕都要记下我的姓名了,因为有了你送的这方好砚,我会常常来到墨池前,尽情挥毫泼墨,潜心创作。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