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寺双桧

双桧苍然古貌奇,含烟吐雾郁参差。 晚依禅客当金殿,初对将军映画旗。 龙象界中成宝盖,鸳鸯瓦上出高枝。 长明灯是前朝焰,曾照青青年少时。

译文:

在谢寺之中,那两棵桧树呈现出苍劲古朴且奇特的模样。它们仿佛自带神秘气息,吞吐着如烟似雾的水汽,枝叶繁茂交错,显得郁郁葱葱。 傍晚时分,它们静静地依偎着前来修行的禅客,矗立在金碧辉煌的大殿旁;回想当初,它们也曾与威风凛凛的将军相对,旁边映衬着色彩鲜艳的画旗。 在这庄严的佛界之中,它们的树冠就像巨大的宝盖一般,为这里增添了几分神圣的氛围;它们的高枝从那鸳鸯瓦铺就的屋顶上方探出来,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自己的坚韧与挺拔。 寺庙里那盏长明灯燃烧着前朝就有的火焰,这火焰曾经照亮过桧树那青葱年少的时光,见证了它们从稚嫩逐渐走向苍劲古老的历程。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