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天题真娘墓

薝卜林中黄土堆,罗襦绣黛已成灰。 芳魂虽死人不怕,蔓草逢春花自开。 幡盖向风疑舞袖,镜灯临晓似妆台。 吴王娇女坟相近,一片行云应往来。

译文:

在那满是薝卜花的树林里,有一座黄土堆积而成的坟墓,曾经身着绫罗短衣、妆容精致的真娘,如今早已化为了灰烬。 虽然真娘那芬芳的魂魄已经逝去,但似乎她并不害怕死亡的寂寥。瞧那坟头的蔓草,每逢春天到来,依旧自在地盛开着花朵。 墓前的幡盖在风中飘动,恍惚间就好像是真娘舞动的衣袖;那墓中的镜灯在拂晓时分的微光里,看起来仿佛是她生前梳妆的台子。 吴王的娇女坟墓也在这附近,想来她们的魂魄化作的那一片行云,应该会在这一带常常往来相聚吧。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