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

行尽潇湘万里余,少逢知己忆吾庐。 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 地远何当随计吏,策成终自诣公车。 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

译文:

你一路前行,走过了潇湘之地,行程足有万里有余。在这漫长的旅途中,很少遇到知己,于是常常勾起你对故乡旧居的思念。 在你的故乡,有几间茅屋悠然地临着水边。每当秋夜降临,你会点上一盏昏黄的灯,静静地在灯下读书,那场景宁静又惬意。 你身处偏远之地,不知何时才能跟随计吏去参加科举考试。但我相信,等你写成精妙的策论,终究会前往公车署去应举求仕。 要是在剡中有人问起我连州的情况,你就告诉他们,连州那千山万水的美景,就算是再高超的画师也难以描绘出来。
关于作者
唐代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