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刘禹锡 令狐相公见示新栽蕙兰二草之什兼命同作 令狐相公见示新栽蕙兰二草之什兼命同作 8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刘禹锡 上国庭前草,移来汉水浔。 朱门虽易地,玉树有余阴。 艳彩凝还泛,清香绝复寻。 光华童子佩,柔软美人心。 惜晚含远思,赏幽空独吟。 寄言知音者,一奏风中琴。 译文: 京城庭院前的蕙兰香草,被移栽到了汉水之滨。 虽然从富贵人家换到了新地方,但它依旧有着如玉树般的余荫庇护。 那艳丽的色彩时而凝聚,时而又泛出光泽,清幽的香气消散后却又能再次寻觅到。 它光彩照人,就像童子佩戴的美玉一样,身姿柔软,让美人也心生喜爱。 可惜它花期将晚,蕴含着悠远的情思,我独自欣赏这幽静之美,只能空自吟诵。 我想寄语那些真正懂它的知音人,为它弹奏一曲如在风中飘扬的琴音。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