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

东皐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在黄昏的时候,我站在东边的山岗上极目远望,心里彷徨无依,不知道该归依何处。 放眼望去,每一棵树都染上了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峦都笼罩在落日的余晖之中。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犊回家,打猎的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飞禽归来。 我看着这些人,却没有一个是我认识的,无奈之下,我只好长声歌唱,追怀古代那隐居在首阳山采薇而食的隐士伯夷和叔齐。
关于作者
唐代王绩

王绩(约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中,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 《酒经》 、《酒谱》 。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