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荣道士

锦节衔天使,琼仙驾羽君。 投金翠山曲,奠璧清江𣸣。 圆洞开丹鼎,方坛聚绛云。 宝贶幽难识,空歌迥易分。 风摇十洲影,日乱九江文。 敷诚归上帝,应诏在明君。 独有南冠客,耿耿泣离群。 遥看八会所,真气晓氤氲。

译文:

身着锦制符节的天使奉命而来,如玉般的仙人李荣道士就像驾着仙禽的仙君。 使者在翠绿的山坳间投入金子,在清江岸边恭敬地奠放玉璧,举行祭祀仪式。 圆圆的山洞中打开了炼丹的鼎炉,方形的祭坛上聚拢着红色的云雾,仿佛有祥瑞之象。 那些珍贵的赏赐蕴含着幽深的意义,难以轻易识别;而道士们空灵的歌声,远远传来却容易分辨。 微风轻轻摇晃,仿佛让十洲的幻影都随之颤动;阳光洒下,使九江的波纹变得凌乱多彩。 道士虔诚地向天帝表达诚意,也应和着明君的诏命进行法事。 只有我这个像春秋时楚国钟仪那样被囚禁的人,忧愁苦闷地独自落泪,与众人分离。 远远望去那八会仙山之处,清晨时分,仙真之气正弥漫环绕。
关于作者
唐代卢照邻

卢照邻,初唐诗人。字升之,自号幽忧子,汉族,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其生卒年史无明载,卢照邻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号为“初唐四杰”。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卢照邻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