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吏部李侍郎见示秋夜望月忆诸侍郎之什其卒章有前后行之戏因命仆继作

清秋发高兴,凉月复闲宵。 光逐露华满,情因水镜摇。 同时亦所见,异路无相招。 美景向空尽,欢言随事销。 忽听金华作,诚如玉律调。 南宫尚为后,东观何其辽。 名数虽云隔,风期幸未遥。 今来重余论,怀此更终朝。

译文:

在这清爽的秋天,我兴致盎然,清凉的月亮又陪伴着这闲适的夜晚。 月光追逐着晶莹的露珠,好像那露珠盛满了月光;我的情思随着如镜的水面荡漾起伏。 我们在同一时间都看到了这样的美景,却因不同的人生道路而没有相互邀约聚在一起。 这美好的景色对着虚空渐渐消逝,那些欢乐的话语也随着世事而消散。 忽然听到您(李侍郎)如金华般美妙的诗作,真的就像那玉律般和谐动听。 在南宫(指尚书省),我还排在后面;而东观(指宫中藏书之处,借指文人聚集之地)离我是那么遥远。 虽然在官职名位上我们有差距,所幸我们的志趣并不遥远。 如今又重读您的诗论,我一整天都怀揣着这份感慨。
关于作者
唐代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