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公寻幽居处

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 及此云山去,窅然岩径好。 疑入武陵源,如逢汉阴老。 清谐欣有得,幽闲歘盈抱。 我本玉阶侍,偶访金仙道。 兹焉求卜筑,所过皆神造。 岁晚林始敷,日晏崖方杲。 不种缘岭竹,岂植临潭草。 即途可淹留,随日成黼藻。 期为静者说,曾是终焉保。 今为简书畏,秖令归思浩。

译文:

我和生公早就厌倦了世俗的生活,于是一同去远方探寻幽境。 等到我们来到这云山之中,那深邃清幽的山岩小径真是美妙。 我恍惚间以为自己进入了武陵源那样的仙境,又好似遇到了像汉阴丈人那般超凡脱俗的隐者。 我们畅快地交谈,欣喜于有所收获,清幽闲适的感觉一下子就充满了心怀。 我原本是在朝廷侍奉君主的官员,偶然间来寻访佛家的修行之道。 来到这里,我就想在此处择地建房长住,因为所经过的地方仿佛都是神灵精心创造的。 岁暮时分,树林才开始展现出它的丰茂,傍晚的时候,山崖才被夕阳染得明亮。 这里不用刻意去种沿着山岭的翠竹,也不用特意去栽临着水潭的香草。 眼前这条路途就值得我长久停留,每日的所见所闻都能写成华美的文章。 我期望能把这里的妙处说给那些心向宁静的人听,也希望自己能在这里终老。 可如今我畏惧于公务的催促,只能让归乡的情思变得更加浓烈。
关于作者
唐代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