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唐代 孟郊 吊比干墓 吊比干墓 4 次阅读 纠错 唐代 • 孟郊 殷辛帝天下,厌为天下尊。 干刚既一断,贤愚无二门。 佞是福身本,忠是丧己源。 饿虎不食子,人无骨肉恩。 日影不入地,下埋冤死魂。 有骨不为土,应作直木根。 今来过此乡,下马吊此坟。 静念君臣间,有道谁敢论。 译文: 殷纣王统治着天下,却厌烦身为天下至尊的身份。 他一旦独断专行,刚愎自用,就不再区分贤良与愚笨之人了。 在那时候,奸佞小人把这当成是给自己带来福气的根本,而忠诚之士却被认为是给自己招来灾祸的源头。 凶猛的饿虎都不会吃掉自己的孩子,可纣王却没有一点骨肉亲情。 太阳的影子都难以照到这片土地,因为地下埋葬着含冤而死的忠魂。 比干的骨头就算不化为尘土,也应该化作挺直树木的根。 如今我路过这个地方,下马凭吊这座坟墓。 静静地思索着君臣之间的关系,就算有正确的道理,又有谁敢去议论呢? 标签: 唐诗 关于作者 唐代 •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纳兰青云 ×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