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

漾漾南涧水,来作曲池流。 言寻参差岛,晓榜轻盈舟。 万绕不再止,千寻尽孤幽。 藻涩讶人重,萍分指鱼游。 繁苗毯下垂,密箭翻回辀。 曝鼈乱自坠,阴藤斜相钩。 卧蒋黑米吐,翻芰紫角稠。 桥低竞俯偻,亭近闲夷犹。 目为逐胜朗,手因掇芳柔。 渐喜游来极,忽疑归无由。 气状虽可览,纤微谅难搜。 未听主人赏,徒爱清华秋。

译文:

南涧里的水波光荡漾,一路流淌汇入了曲折的池塘。 我打算去探寻那高低错落的小岛,清晨便划着轻快的小船出发。 小船在水面上绕来绕去,始终没有停下,深入到这幽深之处。 水草黏涩,好像惊讶船上人太沉重;浮萍分开,仿佛指示着鱼儿游动的方向。 繁茂的水草如毯子般垂在水中,密密的芦苇像箭一样,在船头翻舞。 晒太阳的鳖受惊后纷纷掉落水中,低垂的藤蔓交错相钩。 倒伏的蒋草中露出黑亮的稻穗,翻转的菱角紫角累累。 过桥时因为桥低,大家都争着俯身弯腰;亭子就在不远处,我们悠闲地徘徊。 眼睛因为追逐美景而明亮,手中还采撷着芬芳柔嫩的花草。 渐渐地,我为这游玩到极致的快乐而欣喜,忽然又担心不知该怎么回去。 这里的景色和气势虽然可以观赏,但其细微之处实在难以探寻。 要是没有得到主人的赞赏,我也只是独自喜爱这清幽华美的秋景罢了。
关于作者
唐代张籍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