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送伯龄过江

伯龄不厌山,山不养伯龄。 松颠有樵堕,石上无禾生。 不忍六尺躯,遂作东南行。 诸侯尽食肉,壮气吞八纮。 不唧溜钝汉,何由通姓名。 夷齐饿死日,武王称圣明。 节义士枉死,何异鸿毛轻。 努力事干谒,我心终不平。

译文:

伯龄你呀,对那山林充满了喜爱,可这山林却无法养活你。松巅之上常有樵夫失足坠落,石头遍布的地方根本长不出庄稼。你不忍心让自己堂堂六尺之躯在这山中饥寒困顿,于是决定往东南方向去闯荡。 如今那些诸侯们个个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一个个趾高气扬,仿佛有气吞天下的壮志豪情。可像你这样不善钻营、老实巴交的人,又怎么能让那些诸侯知道你的姓名呢? 当年伯夷和叔齐坚守气节饿死的时候,周武王却被后世称作圣明之君。那些坚守节义的人白白死去,这和鸿毛一样轻贱,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劝你还是努力去拜访那些权贵,以求得到任用吧,可即便如此,我的心里始终为你感到不平。
关于作者
唐代卢仝

卢仝tóng〈形〉(约795-835) 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