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讽五首 一

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 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 越妇未织作,吴蚕始蠕蠕。 县官骑马来,狞色虬紫须。 怀中一方板,板上数行书。 不因使君怒,焉得诣尔庐。 越妇拜县官,桑牙今尚小。 会待春日晏,丝车方掷掉。 越妇通言语,小姑具黄粱。 县官踏飡去,簿吏复登堂。

译文:

合浦这个地方如今已经没有了珍珠,龙洲也找不到柑橘树。由此完全可以知道,大自然的创造力,并不能满足那些地方长官的贪欲。 越地的妇女还没开始织布呢,吴地的蚕才刚刚开始缓缓蠕动。这时,县官骑着马气势汹汹地来了,他满脸凶相,长着卷曲的紫色胡须。 县官怀里揣着一块木板,木板上写着几行字。他说:“若不是长官发怒了,我哪会到你们这破地方来。” 越妇给县官行礼,说道:“如今桑芽还那么小呢。要等到晚春时节,纺车才会转动起来开始缫丝呀。” 越妇能说会道地应付着县官,小姑也赶紧准备了黄米饭来招待。县官吃饱喝足后离开了,可紧接着小吏又登上了厅堂。
关于作者
唐代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