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昼

朱城报春更漏转,光风催兰吹小殿。 草细堪梳,柳长如线。 卷衣秦帝,扫粉赵燕。 日含画幕,蜂上罗荐。 平阳花坞,河阳花县。 越妇搘机,吴蚕作茧。 菱汀系带,荷塘倚扇。 江南有情,塞北无恨。

译文:

在朱红色城墙环绕的城中,报春的更漏声缓缓流转,宣告着春天的到来。和暖宜人的春风轻拂,催促着兰花绽放,花香飘进了小小的宫殿。 地上的春草纤细柔软,仿佛可以用梳子梳理;长长的柳枝如同丝线一般随风飘荡。 就像秦始皇宫中宫女们小心地卷起华服,又如赵飞燕精心地扫匀脂粉一样,宫中女子们也在悉心打扮。 温暖的阳光洒在绘有图案的帷幕上,蜜蜂也被这春日的气息吸引,飞到了锦罗床褥之上。 平阳的花坞里繁花似锦,河阳的县城中也处处是盛开的花朵,一片花团锦簇的景象。 越国的妇女坐在织机前辛勤劳作,吴国的蚕儿正在努力吐丝作茧。 菱角生长的小洲,就像系着的丝带;荷花满塘,荷叶如同美人手中倚着的扇子。 江南大地处处洋溢着春日的情思,而塞北之地也没有了冬日的寒意与愁恨,一片安宁祥和。
关于作者
唐代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纳兰青云